1.发酵菌剂的比较:
⑴ 湿式发酵床菌剂:有干粉和液体两种剂型。干粉菌种的活力保持持久,液体菌种的活力衰减较快,常规条件下长期存放质量没有保证。
⑵ 干式发酵床菌剂:干粉状,没有液体菌剂。干粉剂便于运输和储存。
2.垫料原料选用的比较:
⑴ 湿式发酵床:一般使用锯末和稻壳各半混合做垫料。锯末吸入非常多的水后的透气性能变得较差,所以湿式发酵垫料需要掺入不粘结,透气性能好的稻壳增加透气能力。
⑵ 干式发酵床:它对垫料原料种类的要求不严,可以是木屑、刨花、稻壳、花生壳、玉米芯、玉米秸秆等等,可因地制宜采集原料,能降低成本。
3.发酵床铺设操作比较
⑴ 湿式发酵床的铺设
湿式发酵床的特点是垫料原料加水提前发酵。先将垫料原料中均匀添加菌种和水分(垫料中含水量达50%—60%),然后发酵10—15天,发酵过程中要进行翻倒。垫料厚度为80—100公分。发酵好的垫料再次翻倒、散热后填入发酵池,停歇1—2天进猪饲养。以后在饲料和饮水中经常添加发酵菌剂。均匀垫料法的垫料可在猪舍发酵池中直接制作,也可在舍外集中统一制作。
⑵ 干式发酵床的铺设:干式发酵床垫料原料直接铺进发酵池中40—50公分,上面撒上玉米粉拌合好的菌剂后即可进猪饲养。垫料不加水,一旦有猪粪尿进入后就可启动发酵。
这样相比之下,可以明显看到干式发酵床操作简便。湿式发酵床铺设时间长,用工多。
4.垫料厚度比较
湿式发酵床垫料厚度:80—100公分。
干式发酵床垫料厚度:40—50公分。
明显看到,干撒式发酵床节省了垫料投资,减少发酵池的建造费用。
5. 垫料含水量对养猪的影响
同样面积,干撒式发酵床比湿式发酵床多养猪1/3。
猪在湿垫料上躺卧不舒服,特别是夏季更热。但猪在夏天躺卧到干式发酵床上不会太热,感觉比较舒爽。
6.对圈舍内水泥台的要求
湿式发酵床要求在猪圈内保留较大面积的水泥地面,目的是让猪在炎热天气式卧在水泥地面上,以避开发酵垫料上的湿热。但是这种方法最少会带来三个问题:
①水泥地面没有发酵功能,只有发酵垫料的面积才能决定养猪数量。
②猪的粪尿排到水泥地上需要人工清理,增加工作量。即使频繁清理也不能保持圈舍的无臭。
③水泥地上面的粪尿容易滋生蝇蛆。其实,在炎热天气时水泥地面上的温度与空气温度一致,并不凉爽。
干式发酵床技术中,特别强调除了必须的走道和饮水导流台外,不建造水泥地面。这样就增加了有效面积,也省去了建造水泥台的麻烦。
7.使用寿命比较
湿式发酵床使用2—3年甚至1年,垫料都会出现严重的粉化,底层沤烂,在应用过程中失败的较多。
干式发酵床的使用从理论上分析,干式发酵床可以运行很多年。实践证明,只要正常维护,干式发酵床有把握持续运行3年以上。
使用干式发酵床技术要注意的问题
⑴ 垫料原料没有提前发酵,个别情况下会因为猪食入粗硬多的垫料发生胃肠道应激。特别是垫料上层铺较粗的锯末或刨花。
解决办法:喂养小猪时表层垫料要细,已经发酵过。或者提前几天在饲料中添加一点细碎的发酵垫料,使小猪胃肠道功能适应。
⑵ 发酵床刚铺设成时,菌种处于休眠状态,冬季需要启动过程。
⑶ 新启用的发酵床垫料表层会过于干燥,猪跑动时会扬尘引发呼吸道异物性炎症。遇到这种情况要在垫料表面适当喷洒水分.